|
从五部委领导讲话看汽车行业的问题和任务近日,国家五大部委的领导——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司司长卢卫生、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司副司长续超前、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副司长吴险峰、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二级调研员宋英杰在天津泰达汽车论坛分别发表了主题演讲,这是极其重要的行业政策方向性讲话,需要认真学习领会。 总体看,汽车行业的产业运行状态是不错的,各项指标良好,保持了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局面。 今年新能源发展尤其喜人,由此也带来产业链的上下游布局的全面提速。这也说明智能电动车的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龙头地位和巨大的产业责任。
1、成绩喜人 工信部: 今年1-8月汽车产销有望突破1600万辆,同比增长10%左右。1-7月,整车出口100万辆,同比增长124%。今年1-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预计超过170万辆,同比增长两倍,市场渗透率超过10%,L2级智能网联市场占比达到20%。汽车及相关技术创新也取得新进展,快充技术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增加200公里,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超过160Wh/kg,并取得产业化突破。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10%,智能L2级别达到20%,快充技术突破,这都是行业的重要标志性指标。超预期的是国家对钠离子电池如此重视,并成为汽车行业的亮点,这样的前瞻电池技术被重视,值得行业关注。 生态环境部: 汽车保有量和产销量比20年前超过15倍左右,但我国汽车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与2000年基本持平 一是通过标准引领单车排放水平显著下降。二是车用油品质量快速提升。三是交通运输结构调整效果明显。四是运输需求侧环保意识大幅提升。五是现代化监管体系不断完善。六是汽车的生产制造过程环保水平明显提升。
2、目前主要问题 一是长期性的问题依然存在,中国品牌汽车大而不优的问题仍然突出,企业数量较多,资源投入分散,尤其是改装车量大面广,管理改革还不到位,部分地方和企业产能利用率较低,产业链仍存在基础器件、基础材料等短板弱项,新能源汽车整车成本依然偏高,安全可靠性、使用便利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渠道还不够通畅等等,这些都需要持续加以推动解决。另一方面,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汽车产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将会带来广泛而深刻的产业系统性变革,需要全产业链共同努力,统筹推进低碳工业、低碳产品、低碳交通、低碳能源协同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持续扩大,还面临锂、钴、镍矿产资源保障及价格上涨等压力。 二是稳定运行压力持续增大。国外新冠肺炎疫情仍呈高发态势,国内整体得到有效控制,但也存在散点爆发可能。近期由此导致汽车芯片和零部件供应不足问题,我国汽车产销连续四个月出现同比环比下降,后期稳定运行的压力仍然较大。 三是网络安全、数据安全问题凸显。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发展可能产生未经授权的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采集利用等数据安全问题。网络攻击、网络侵入等网络安全问题,如果监管措施不能及时跟上,可能带来重大安全隐患。
3、未来行动方向 工信部将做好以下5方面重点工作: 一是坚定发展方向,加强统筹协调,发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部级联席会议制度。尤其是进一步提高锂钴镍关键资源保障能力,这是产业链的深度课题,需要长远规划。 二是强化融合创新,加快新兴产业发展。立足电动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同步推动基础设施、数据平台和标准法规完善,协同推进单车智能、智慧道路、通讯网络、云控技术发展。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城市试点,组织行业机构编制发布汽车产业低碳发展的技术路线图。 三是补齐产业短板,提升全产业链水平,实施强链补链行动。加快车用芯片、操作系统等研发和产业化。 四是坚守安全底线,优化发展环境。五是坚持对外开放,深化国际合作。
发改委未来五大举措:
科技部的未来汽车行业重点工作:
交通运输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格局的措施。
商务部抓住新车、二手车、报废车、汽车后市场环节做好以下工作: 本文来源:崔东树 免责声明:本文使用的图文等作品来源于网络,转载文章所有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我们也注重精选好文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著作权人告知我方删除,谢谢。 |

